高溫32℃,凱達格蘭大道,一條象徵台灣最有權勢的道路,農民揮汗正在上頭曬著稻穀,金黃色的稻米鋪滿在凱道上,這是糧食,是永續,是從農田滋養而成的,望著飽滿的稻穗,農民想問的是:有權力的人誰疼痛過?

時間過得很快,一年了,畫面清晰的回到苗栗大埔農地上,數輛怪手在油亮亮的秧苗上肆虐著,老農無力的癱軟在農地旁,雖是無語,但卻已點燃了人民的怒火,更掀起已久未見的農民運動。

717夜宿凱達格蘭大道,這是場沒有政治人物的社會運動,有高齡80歲以上的老農民,有農村陣線、團體的專家學者、教授,更有年輕的莘莘學子,透過鏡頭放送到全世界,他們的訴求無他,要的是土地正義,對執政者真的有那麼難嗎?若說農運再起,也是因為農民已經是忍無可忍了。

守著農地,對農民而言並不是守著財富,而是守著國家的命脈與永續。世界這麼大,有多少國家的土地是長不出東西來,糧荒四起,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計,每天有2萬5千人死於飢餓,這個數字難道執政者不知道嗎?若不是台灣農民的笨與癡,死守著這些祖先留下的良田,台灣是否會發生糧食危機?任誰也無法保證。

執政者一直有著經濟成長的迷思,殊不知國家的永續發展在哪裡,為了經濟成長,一區區科學園區的設置,將良田一塊塊的吞噬掉,財團賺夠了,撈飽了,就任其這些無法再生的土地閒置著,良田不再,糧食不足,這難道是執政者要的結果嗎?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10721/123/2vilx.html?type=ne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心嬌順纜蘆宜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