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總統馬英九今(6)日發表最新一期的治國週記,適逢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實施屆滿十年,馬總統說,這是一場很重要的革命,是一場沒有聲音的革命,無價之寶,他從2000年開始推動,2006年離任時,垃圾減量近6成,到現在做到6成5,資源回收現在成長了18倍,靠的是一棒接一棒,他謝謝現任的郝龍斌市長,能夠接著把這一棒傳下去。

馬總統邀請到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任秘書盧世昌與松山區東榮里里長鄭玉梅,一起分享10年來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的心得。

盧世昌指出,這個政策在實施之前,台北市家戶垃圾量每人每天大概是1.12公斤,到去年為止,平均已經降到0.39公斤,減少65%;在實施之前,台北市的資源回收率只有2.4%,但是到去年已經增加到45%,成長了18倍。民國88年(垃圾費)隨水徵收的時候,台北市每戶每個月要繳交144塊的垃圾費,但到去年為止,平均每戶每月只要繳37塊。「垃圾費隨袋徵收」已經大幅減少了市民的垃圾費支出負擔。

馬總統說,這個政策讓每一個市民來決定他要付多少垃圾費,這個因為是出自於市民的主動,所以說他們參與的動機跟誘因就很大;尤其是像山豬窟,它是當時台北市唯一的掩埋場,在民國83年啟用的時候,預計是用10年,第一年進去的垃圾,每一天是2,501公噸,但是等到開始實施之後,像今年1到9月,每一天平均是65公噸,所以它的量減少到原來的2.6%,這減量實在是非常地可觀。

馬總統說,當時大家不相信會做得到這一點,就是怕山豬窟快要用到(掩埋限度)了,所以當時又規劃在內湖另外設一個垃圾掩埋場,用地取得就要100億,再加上還要建兩個焚化廠,加起來一共是200億,結果現在都不需要了;所以這樣一個政策下來,看不見的,就省了200億;而山豬窟掩埋場,現在還有25萬立方公尺的掩埋量,預計還可以用10年,本來是93年就要到期的,今年已經是99年了,還可以再用10年,等於說增加了差不多16年的壽命;這個效果自己看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做到了。

盧世昌說,台北市環保局在89年底就停止了內湖垃圾焚化廠第二廠的環評和興建計畫,山豬窟掩埋場到現在也還有25萬方的容積,也在今年年底,我們計畫會達成「垃圾零掩埋」這樣的目標,從明年起把掩埋場轉型為環保生態園區;台北市第三掩埋場的闢建計畫也因為山豬窟掩埋場的繼續使用就停止了;內湖垃圾山目前大概有313萬立方公尺,目前計畫清除222萬立方公尺,大概到民國101年的11月5日,可以清除完成。

馬總統說,他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市民的支持和配合,這個是無價之寶;它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一方面減少了垃圾費、減少了垃圾,同時增加了回收,這些回收的資源都是可以賣錢的,實際上都是黃金;他覺得這是一場很重要的革命,是一場沒有聲音的革命,靠著260多萬市民,默默地把它做出來。

馬總統說,他最感激的就是台北市民,對於正確的事情擇善固執;他還要謝謝郝龍斌市長,因為他是從2000年開始推動這個政策,離開的時候是2006年,做了6年,最近這4年是郝龍斌在繼續做。

馬總統說,他離開的時候,垃圾減量大概是將近6成,到現在做到6成5,比當時做得還要多;同樣的,資源回收,當時也沒有做到像現在這樣成長了18倍。所以這場仗打下來,還是要靠一棒接一棒,尤其是今年能夠做到「垃圾零掩埋」,換句話說都回收了,資源全回收,所以這是一個廢棄物處理很好的政策,所以特別謝謝郝龍斌市長,能夠接著把這一棒傳下去。


本文引用自: http://www.nownews.com/2010/11/06/301-266183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心嬌順纜蘆宜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