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知道,台灣保有一項特殊的世界紀錄--從一九四九那年持續到一九八七年,長達三十八年不間斷的戒嚴狀態。

會創下這樣的世界紀錄,源自於當時國民黨政府採取的基本態度--堅持自己擁有全中國的主權,不承認在北京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這樣的角度看,一個國家九○%以上的領土都被「占據」了,當然是再危急不過的局面。

當然,長期戒嚴還有更重要的具體需要--那就是退居到台灣的國民黨,如同驚弓之鳥,不能承受任何政治上的風吹草動,要在手上掌握一切的工具壓制真實或想像的敵人。

戒嚴時期常見的標語之一,是「匪諜無所不在」,另一個是「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既然相信「無所不在」,任何被懷疑的對象,就很難證明自己不是;既然「人人有責」,也就變相鼓勵大家互相告密,甚至以告密做為對付別人最有效的方法。

雖然國民黨當年一直不斷宣告:「戒嚴法祇執行三%」,但戒嚴下政治犯的恐怖遭遇,在社會間祕密流傳,讓這樣表面的「寬大」缺乏說服力.戒嚴防堵不了社會對於政治犯的同情,戒嚴多存在一天,對於國民黨的不滿與仇視就多一分。台灣民主的重要動力來源,正就是對於戒嚴的批判,戒嚴時期的種種荒謬做法,仍然是國民黨要爭取選民信任的包袱。馬英九清楚知道這份包袱的沉重分量,所以他會利用不同的場合,不斷表示--國民黨記得這些錯誤。

希望國民黨真的記得,並因為記得,所以不會重蹈覆轍。


本文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110721/21/2vild.html?type=ne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心嬌順纜蘆宜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